2019, 43(22):13-20. DOI: 10.7500/AEPS20181012003
摘要:为缓解弃风问题,甘肃等电网开展了高载能负荷与风电的协调调度。然而,以电弧炉为代表的冶炼类高载能负荷在运行时存在有功功率波动,会对电网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产生影响。为研究高载能负荷功率波动对负荷与风电协调调度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高载能负荷功率波动以及风电不确定性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高载能负荷有功功率波动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关系,对负荷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接着,考虑高载能负荷与风电协调调度时,负荷不确定性与风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共同作用的特点,构建最小化弃风与切负荷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使电网对高载能负荷进行调控时,可充分考虑高载能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在IEEE RTS-79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高载能负荷不确定性对协调调度的影响。
鲍颜红 , 冯长有 , 任先成 , 张金龙 , 马超 , 邵伟
2019, 43(22):52-58. DOI: 10.7500/AEPS20190507005
摘要:为了满足在线暂态稳定评估计算时效性要求,基于历史大数据提出了一种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暂态稳定预想故障筛选方法。结合扩展等面积准则暂态稳定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系统功角稳定模式和机组参与因子选择特征量,按照关键特征量将历史运行方式聚类,针对失稳样本分布分别采用分类和回归2种预测方法,在预测模型适用性判别和模型匹配基础上获得稳定裕度预测值、分类稳定预测结果和可信度量测,采用交互式并行计算进行在线暂态稳定故障筛选,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SVM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固有的误判情况。基于某实际电网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
2019, 43(22):76-83. DOI: 10.7500/AEPS20181205001
摘要:综合考虑直流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控制量的调制,协调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各控制量,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调制的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出换流母线电压对整流侧和逆变侧换流器传输功率的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并基于轨迹灵敏度建立以节点电压轨迹偏差和控制代价最小为综合目标的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对系统控制轨迹的预测,进行交直流系统控制数量自适应调整和控制地点优选,以提高模型预测控制的效率,协调交直流系统各控制量进行电压滚动优化控制。最后,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故障场景,所提控制方法均能有效调制直流系统传输功率和熄弧角,全面协调交直流系统的各种控制手段,提高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性。
2019, 43(22):84-93. DOI: 10.7500/AEPS20190526001
摘要:随着多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中国输电网呈现交直流混联的特征,其稳态与暂态特性区别于传统的交流互联电网。常规高压直流线路采用晶闸管换流器作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接口,换流器内部发生故障往往给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风险。研究高压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直流换流器暂态模型。基于分立开关的直流换流器详细模型在仿真过程中需处理大量开关动作事件,计算效率无法满足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线分析的需求。提出一种考虑内部故障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平均化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由于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引起的暂态响应,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并以CIGRE标准直流输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2019, 43(22):94-100. DOI: 10.7500/AEPS20190409003
摘要:大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SCED)是一种解决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技术手段。不同于单一省级电网优化调度,涉及跨省区的大电网SCED一方面计算规模成倍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协调机组及跨省区联络线输电计划,还应考虑国(分)省各级调度实际业务及特色需求。更大规模、更多更复杂的约束将给模型构建和求解带来困难。文中着重对跨省区大电网SCED所涉及的平衡策略、联络线计划及大规模网络约束等问题进行模型构建,并通过优化目标选择及约束条件配置构建适用于满足不同需求的SCED模型,从而实现求解性能与使用效果的合理匹配。通过实际电网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19, 43(22):101-109. DOI: 10.7500/AEPS20190427002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有功备用在调用过程中因线路传输容量不足而无法投入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场景分析的有功功率和备用协调调度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备用可用性的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基于连续贪婪算法,提出计及备用调用时机组出力调整范围的极限场景生成方法。最后,将模型分解为预测场景下的备用经济性分配主问题和若干极限场景下的备用可行性校核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通过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备用可用性问题,还可以识别影响备用可用性的关键线路和时段。
翟明玉 , 许洪强 , 彭晖 , 余璟 , 葛以踊 , 吴炳祥
2019, 43(22):110-115. DOI: 10.7500/AEPS20190602002
摘要: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全局分析决策业务集中部署于多个异地分析决策中心。在研究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分析决策业务运行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决策中心业务多活的技术框架,研发了负载均衡、中心容错、阶段结果数据同步、断点续算和业务单元化等关键技术,并结合原型系统进行了验证测试,实现了各分析决策中心地位均等,同时对外提供服务。确保了单个分析决策中心故障下,其他中心对核心业务或全部业务的快速接管,实现用户对中心故障的“透明无感知”。
2019, 43(22):116-121. DOI: 10.7500/AEPS20190412003
摘要:新一代调控系统“物理分布、逻辑统一”体系架构下,各调度控制中心需要共享集中部署的分析决策服务,一方面需要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共享复用,另外一方面需要满足各级调度控制中心业务场景的功能组合需求,这就需要采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编排技术。文中首先介绍了服务编排的技术框架,然后介绍了相关的关键技术,最后以静态安全分析业务流程和安全约束调度流程为例说明所提技术能满足新一代调控系统灵活组装业务场景的需要。
黄华 , 戴江鹏 , 王毅 , 闪鑫 , 翟明玉 , 刘广一
2019, 43(22):122-129. DOI: 10.7500/AEPS20190424001
摘要: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庞大、运行调整更加频繁,对分析计算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图数据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源于互联网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的新型数据库,其数据模型可直观表达电网拓扑结构并易实现并行化遍历查询。首先,从数据模型和数据查询等方面介绍了图数据库的特点,分析了将其应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潜在优势;其次,面向完整性、一致性以及高效性等准则,提出了基于图数据库并遵循CIM/E标准的电网数据模型设计方法,研发了数据模型装载工具。最后,在电网图数据库模型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并行化的电力网络拓扑分析算法。对实际大规模省级电网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高拓扑搜索效率。
2019, 43(22):130-136. DOI: 10.7500/AEPS20180822003
摘要:按照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总原则,文中设计了面向大电网的人机云终端架构。提出了电力描述语言CIM/G扩展规范和通用的人机交互协议,为不同厂家灵活定制应用的客户端提供了支撑。探讨了构建应用客户端的组态化技术,提供了快速开发的技术手段。利用云终端桌面的自动化部署,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下载安装应用客户端的需求。研究了与全局云终端管理、全局权限管理和全局服务管理的交互,通过云终端设备的接入认证、用户权限控制和广域人机交互服务的访问机制,实现了对大系统安全透明的访问和故障状态下服务访问的无缝切换,实现了位置无关的无差别调度。
2019, 43(22):137-142. DOI: 10.7500/AEPS20181209003
摘要: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各级电网间耦合更加紧密,为提升调控人员对构成电网运行风险因素更加全面的综合感知,提出了一种通过地理位置组织电网电气信息、天气、气象灾害等多源关联信息的电网地图设计方案。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和电网模型的电网线路自动延布方法,实现不同缩放层级下各电压等级电网线路的实时监控及厂站接线图的动态嵌入。其次,将暴雨、暴雪、大风、山火、雷电等多种电网外部环境监视信息有效地投射到电网地理接线图上,帮助电网调控人员对电网风险进行预判、预研和预控。最后,研究了电网地图与虚拟现实场景以及变电站街景的有效结合,增强电网调控人员对电网的真实场景代入感,进一步提升电网调控人员对电网风险的态势感知能力。
田国辉 , 张亮 , 景沈艳 , 张令涛 , 张浩 , 刘仁勇
2019, 43(22):143-150. DOI: 10.7500/AEPS20190426002
摘要:人机云终端作为大电网调控系统的人机交互终端,为大电网的监视、分析、防控和决策提供支撑。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人机云终端已经拓展到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文中研究了大电网调控系统的移动终端架构设计。运用计算迁移技术,将移动终端的计算任务迁移至云端服务,保证了移动终端的可持续化展示能力。提出了人机移动端交互协议,通过更为精准的人机数据交互服务,提升了移动终端展示画面的加载性能。采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机制,保障了不同权限的用户对系统资源的细粒度安全访问。分析了调控人员的行为数据,能够多元化展示调控人员关注的内容,满足调控人员随时随地感知电网运行态势的需求。
2019, 43(22):151-156. DOI: 10.7500/AEPS20190430007
摘要:针对传统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图形维护、展示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调控云的电网图形一体化维护技术,并对图元标准化、图形标准化、拓扑模型标准化、多用户分布式版本控制等关键技术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该技术已在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试点应用。实践表明,一体化维护技术能在调控云平台全网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国分省地图形一体化维护、构建全网拓扑的目标,为高级应用拓扑分析提供条件。
许洪强 , 孙世明 , 葛朝强 , 屈刚 , 孙云枫 , 王兴志 , 孙文彦
2019, 43(22):157-164. DOI: 10.7500/AEPS20190730004
摘要:一体化运行的互联大电网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的全局性和实时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电网调控实时数据平台体系架构和建设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网模型在线同步、分布式数据汇集与处理、大规模并行状态估计、实时数据统一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模型自动同步免维护下的全网实时数据单点采集、全网共享。研发的电网调控实时数据平台在国分调控中心试点建设,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技术方案提高了实时数据汇集的全局性、实时性和运维效率,能够为电网分析决策应用提供全面、实时、准确的全网实时数据和状态估计数据断面。
张鸿 , 杨胜春 , 黄海峰 , 赵家庆 , 于芳 , 庄卫金
2019, 43(22):165-172. DOI: 10.7500/AEPS20190429024
摘要:为了突破现有电网数据使用瓶颈,适应未来“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支撑跨广域业务数据的访问需求,从数据访问透明性和服务位置透明性着手,基于现有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构建了广域数据透明访问的服务框架,形成了透明访问框架的部署方案。同时针对构建透明访问框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基于全局索引的分布式数据流处理技术、跨区域的服务发现与管控技术,以及广域数据传输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为构建广域数据的透明访问框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施保障。
2019, 43(22):187-193. DOI: 10.7500/AEPS20190319007
摘要:交直流大电网的建设对调控全局化、自动化和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大范围源、网、荷资源的优化,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设计了交直流大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巡航的总体架构,提出了经济运行域、经济后评估和最优运行点的概念及功能框架,并探讨了多目标日前发电计划、经济后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最优运行点生成等关键技术。
2019, 43(22):209-216. DOI: 10.7500/AEPS20190430027
摘要:针对源网荷互动的未来电网发展趋势,分析了其运行仿真技术的需求,提出了仿真平台架构,阐述了功能模块部署及数据流程。进而,对互动运行仿真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基于层次数据库的互动资源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调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阐述了平台实时仿真机制,并对动态潮流的频率计算模块进行了改进。同时,对参与精准切负荷和频率响应的大用户及温控负荷的仿真方法进行了阐述。搭建了一套源网荷互动运行仿真系统,并对其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
刘俊 , 王勇 , 杨胜春 , 王礼文 , 李峰 , 耿建 , 徐鹏
2019, 43(22):201-208. DOI: 10.7500/AEPS20190826006
摘要:在智能电网调度领域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架构,以期实现调控运行人员对电网运行未来态势变化和运行风险的准确掌控。首先,分析了预调度的宏观需求,介绍了预调度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提出了预调度总体目标,并给出了预调度功能和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电网趋势数据生成、预调度核心计算和电网趋势风险分析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调度领域的技术现状,指出了实现预调度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需重点突破的4项关键技术。
李常刚 , 李华瑞 , 刘玉田 , 吴海伟 , 张琦兵 , 樊海锋
2019, 43(22):67-75. DOI: 10.7500/AEPS20190507003
摘要:针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快速动态安全风险防控需求,研究了系统动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架构与关键技术。结合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动态安全风险统一评估模型结构;构建了包含发电负荷运行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和故障位置特征的训练样本集合,采用样本平衡技术提高评估模型精度;基于深度学习提取动态安全风险高级特征,采用主流机器学习框架构建和更新动态安全风险统一评估模型。以省级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动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可行性。
段偲默 , 苗世洪 , 李力行 , 韩佶 , 涂青宇 , 李姚旺
2019, 43(22):31-37. DOI: 10.7500/AEPS20190401011
摘要:为实现对多风电场联合出力不确定性的精细化建模,提出了计及预测误差动态相关性的多风电场联合出力不确定性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同区域风电场的出力及出力预测误差动态相关性特征。进一步,针对此特征,引入高维动态藤Copula理论,建立了多风电场预测出力及预测误差的联合分布模型。最终,将以上模型与基于Copula函数的离散卷积法相结合,建立了计及预测误差动态相关性的多风电场联合出力不确定性模型,并以置信区间对多风电场联合出力不确定性进行了离散化表征。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其他模型,所提模型拟合精度更高,拟合过程与预测方法解耦,灵活性更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19号 邮政编码:211106 编辑部:025-81093050,025-81093044
发行: 025-81093071 传真:025-81093040 E-mail:aeps@alljournals.cn
版权所有: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aeps-info.com( 苏ICP备2022033660号-5 )